-
#新!唐!人:全球大赛
中国古典舞大赛即将登场评委强调德艺双修
【大.纪.元;2025年09月07日讯】(大.纪.元;记者林南纽约报导)正统的中国古典舞展现的不仅是动作与技巧,更是一种心灵的修养与历史文化的传承。第十一届新!唐!人:「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」将于2025年9月11日至14日在纽约举行。作为全球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舞赛事,大赛自2007年创办以来,致力于弘扬「纯真、纯善、纯美」的艺术宗旨,推动正统中国古典舞走向世界舞台。
今年大赛评审团成员之一——神韵艺术团舞蹈教师、主要领舞演员王琛,于9月5日接受专访,介绍了本届比赛的评审标准、技术体系、文化内涵以及对参赛选手的期许。她强调,对于舞蹈演员来说,内心的纯净与谦逊对舞台艺术的展现非常重要。评审核心要素:身韵、身法与技巧融为一体
谈及评审标准,王琛指出,大赛的专业评判体系主要围绕中国古典舞的三大核心要素:身韵、身法与技巧,三者融为一体。她表示:「我们将从这些角度评选选手,并在专业古典舞蹈演员高水准的表现中,遴选出最终得奖名单。」其中,作为中国古典舞灵魂的「身韵」,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与体态美,这是中国古典舞的关键。她说,「身韵就是体现中华民族、民族特性和民族体态的东西,体现的是整个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特有的韵味。」
「身法」关注的是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肢体线条与身法路线,例如中国古典舞中的「平圆、立圆、八字圆」,及舞蹈演员在这里体现的「闪转腾挪」,她说:「选手在舞台上体态的『拧、倾、圆、曲』等舞姿,也非常重要。」
而「技巧」部分则是中国古典舞特有的、不同于其它舞蹈门类的技术特点,那些精彩的高难度动作和综合性的旋转技术,例如点步翻身、探海翻身、扫堂、大射燕和大跳紫金冠。 「这都是在其它舞蹈门类中不太能看到、而在中国古典舞中又是非常精彩的部分。」王琛说。
选手需在短时间内展现技术、技巧与剧目内涵
大赛中,选手需要在短短数分钟内完成一个完整的剧目表演,以及技巧动作组合。王琛介绍说:「技巧动作组合部分展示两分钟左右,剧目表演方面展示三分钟左右。」她表示,舞蹈编排的关键在于参赛选手对「音乐的体悟」以及参赛节目中的「技术的亮点」与「舞台路线的编排」。
「其实技术、技巧这方面,虽然说在做的过程中挑战性很高,但就编排来讲,相对于剧目可能会稍微容易一些。」她说,因为在剧情编排时需要揣摹角色的个性,并在短时间内诠释出来。
她举例说,在塑造一位豆蔻少女在春日里的喜悦时,选手需考虑音乐、服装、动作与神态如何一体地呈现春日氛围。 「怎么样(用舞蹈)展现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?怎么样表现春天?什么样的音乐,什么样的服装,什么样的情绪,都需要在舞蹈中展现,因此,中国古典舞的编排总体而言都是蛮复杂的。」
「身带手、胯带腿」:中国古典舞身法的最高层次体现
作为大赛一项重要技术指标,「身带手、胯带腿」被誉为正统中国古典舞身法的最高层次体现。这项由神韵艺术总监DF先生传出的技法,是中国古典舞失传已久的传统精华,而神韵艺术团正在致力于将这种身法重现于当代舞台。王琛表示:「其实我个人认为,身法技术最高层次的「身带手、胯带腿」,其实也是一种发力的方式,让演员能够最大限度地用自己的肢体,去展现自己的舞蹈语言。 」